歷任理事長簡介

第二十八屆理事長

謝宜哲醫師

出生: 民國51年(1962)6月30日
畢業學校: 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
任期: 民國103年(2014)10月至民國105年(2016)10月
重要工作成果:
  1. 台灣麻醉醫學會年會暨會員大會收歸學會主辦,藉由理監事共同討論、提議,提升年會學術品質,也提高會員參與興趣。
  2. 大力提升國際能見度,邀請世麻理事長、日、韓麻醉理事長參與60 周年慶與2016年年會。
  3. 努力擴大兩岸交流,連續 2年參加中華醫學會麻醉分會(CSA) 周邊論壇、亦積極邀請CSA訪台。
  4. 財務方面積極開源節流,2015 年盈餘創空前紀錄,彌平過往的虧損差額回到學會經營的基準點,挽救學會財務免於持續惡化至破產境地。
  5. 財務稽核方面,除了延續由會計師查核的傳統之外, 104年起由常務監事獨立召集監事會,嚴謹監督學會行政與財務。
  6. 上任初始即分北中南三區與會員座談,提升會員對學會參與;努力回覆會員投書,進而引為學會政策。善盡網頁功能,建置成為學會、會員、準會員與協力廠商溝通平台。
  7. 學會網頁建置倫理專區。
  8. 麻醉學雜誌由孫維仁教授接任主編,完成雜誌發送系統電子化,邀請各方贊助支持雜誌經營,聘用英文編輯強化國際間能見度和競爭力,為進入SCI 積極準備。
  9. 104年全面實施衛福部RRC麻醉科訓練醫院評鑑制度,使受訓醫師能夠得到更全面更完善的麻醉專科訓練,更藉由新制評鑑,規定住院醫師容額分配門檻,強制訓練醫院增加應有OSCE考官、申報麻醉品質調查,彰顯學會主導權、確認訓練醫院對學會應盡責任義務。
  10. 2015年起舉辦擬真情境考官訓練工作坊,訓練足量考官,為2016年起正式舉辦麻醉專科醫師擬真情境考試奠定成功基礎;自2316後取得麻醉專科醫師證書需經過程更嚴謹的考核,確保訓練品質及病人安全。
  11. 2016年在全台北中南三區分別舉辦進階呼吸道課程,年會中亦邀請4位美國MD Anderson教授開立「下呼吸道工作坊」,將ASA 氣道工作坊原班植入,彰顯氣道照護為麻醉核心專業,亦強化麻醉主治/住院醫師更深入的在職進階教育。
  12. 積極向政府爭取經費,科技部通過補助2015年麻醉學雜誌計畫、2015年台灣麻醉醫學會會員大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麻醉無疆界等計畫, RRC訓練醫院評鑑獲得醫事司補助¸ 總計比較前一年增加至3倍。2016年亦獲維持同樣水準。
  13. 「2016年台灣麻醉醫學會終身成就暨貢獻獎」之名單,張傳林教授、蔡勝國教授、何善台教授。
  14. 維護麻醉科醫師專業權,對於地檢署、法院、相關行政官署來函詢問積極回應,多次參與媒體專訪。

第二十七屆理事長

廖文進教授

出生: 民國49年(1960)11月6日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及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任期: 民國101年(2012)10月至民國103年(2014)10月
重要工作成果:
  1. 收回永久會址辦公室,整修後率先開啟於會址舉行理監事會議。
  2. 增設四功能委員會,包括「海峽兩岸交流委員會」、「鎮靜麻醉委員會」、「進階氣道教育訓練委員會」與「醫學模擬人委員會」,尤其後者專責擬真情境臨床技能教育與測驗事宜,深受學員肯定。
  3. 推動本會重症專科甄審並開始正式發行麻醉重症專科醫師證書。其後,促使本會加入成為「重症專科醫師聯合甄審委員會」會員學會之一,確保本會會員權益並奠立麻醉於重症領域之地位。
  4. 重建本會資訊網頁,並由委託會員操辦改由秘書處統籌管理,及建立新的住院醫師麻醉執行案例上傳與審核機制,改善報考專科醫師審查流程。
  5. 參與制訂醫策會醫美認證審查條文,並為從事醫美之非麻醉專科醫師人員設計與舉辦「鎮靜與氣道維護訓練課程」,提升病人安群,善盡社會責任。
  6. 爭取健保給付全身麻醉各項點數調整增加2%,並爭取衛福部麻醉住院醫師訓練容額分配從54人增加至59人。
  7. 完成符合衛福部專科醫師訓練委員會(RRC)新制本會麻醉專科醫師訓練計畫認定基準。
  8. 設立「台灣麻醉醫學會終身成就暨貢獻獎」,向本會滿二十年以上,並已逾法定退休年齡或已經退休之資深會員有特殊貢獻者,致上最高敬意。
  9. 主辦兩岸麻醉學術交流20週年紀念大會,增進兩岸互動情誼。
  10. 率先於本學會學術年會採用電子報到系統與電子海報論文發表。前者採單一窗口報到機制,降低排隊等候時間;後者則節能減碳,愛護地球。
  11. 率先於本學會理監事選舉採用電子記票系統,省時並降低錯誤,提昇效率。

第二十六屆理事長

范守仁教授

出生: 民國45年10月15日
畢業學校: 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
任期: 民國99年(2010)10月至民國101年(2012)10月
重要工作成果:
  1. 積極爭取健保合理補助:在健保財務吃緊,論件計酬二代健保制度下,積極參與政府會議,除了內、外、婦、兒、急五大科外,爭取使得麻醉科為唯一被加成增加健保給付之次專科。
  2. 爭取專科醫師訓練員額,依公平原則分配於各訓練醫院:面對新制專科醫師訓練PGY制度的改革,麻醉科突破其他少數次專科,在沒有縮減情況下,衛生署針對全國訓練容額重新檢討,其他科以恢復容額七折計算,本會強調必須考量麻醉醫師長遠需求,故以超越其他科的九折計算,恢復核定為54名。透過各理監事及功能委員會共同來加強制定專科醫師考試及訓練辦法之公平性與完整性,訓練更優良的專科醫師,提升醫療品質。
  3. 財務資訊透明化,學會永續經營及發展:改善財務平衡,持續維持健全的財務,將會址收回重新整理,有一個固定會址,鞏固本學會凝聚力及穩定性,秘書處人員也能接續,會務推展更加順利完善。
  4. 持續提升麻醉學雜誌水準:推動麻醉學雜誌進入SCI期刊外,擬定辦法,鼓勵研究者,將優秀的文章投稿到本會雜誌。
  5. 推展國際及兩岸學術交流:麻醉學術交流日益頻繁,增加舉辦國內國際學術研討會場次,邀請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來台演講,提升國際觀。

第二十五屆理事長

吳世銓教授

出生: 民國41年7月5日
畢業學校: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士
任期: 民國97年(2008)10月至民國99年(2010)10月
重要工作成果:
  1. 學術上:
    增設雲嘉區月會月會
    擴大為全省五區
    除常規性舉辦月會外:
    • 舉辦醫事法律講座
      台中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 舉辦台灣麻醉品質與安全討論會
      台北場(台北榮民總醫院)
      台中場(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台南場(成大醫院)
      台東場(花蓮慈濟醫院)
    • 醫學倫理委員會
      舉辦醫學倫理研討會(台中沙鹿光田綜合醫院)
    • 舉辦ACLS課程
      99年1月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舉辦
    • 舉辦AALS課程
      獲得學員熱烈迴響
    • 推動麻醉醫學會與其他學會舉行國際型會議
      成功爭取ASCA2011在台北舉行
    • 98年年會計畫案獲得教育部補助款
  2. 會員權益上:
    • 設立醫療糾紛鑑定團隊為會員提供醫療法律之後援
    • 已爭取到衛生署認同可同時進行多間手術麻醉
    • 已爭取到衛生署認同侵入性監測作業不需另簽同意書
    • 衛生署承認麻醉醫師執行麻醉醫療行為,麻醉護士在麻醉醫師囑咐下執行簡單輔助醫療及監控作業
    • 將麻醉科專科醫師納入緊急醫療能力評級人員
      與會人員:吳世銓、吳憬全
    • 已爭取到衛生署確認牙科須有麻醉專科醫師方能申健保全身麻醉給付
    • 對三軍總醫院麻醉部主任遴選建議案,重申學會立場
      理事長親訪三軍總醫院,于大雄院長友善回應
    • 提供彰化基督教醫院麻醉科訂定的非麻醉醫師施行鎮靜及止痛作業標準規範
      可在學會網站上連結,以供會員所屬醫院參考使用
  3. 麻醉作業資料監控:
    • 擴大規模調查麻醉重大併發症暨死亡病例統計
      98年首次全面性向全台灣醫療院所進行調查,發送478份問卷,有效問卷106份,包括19家醫學中心、52家區域教學醫院,和34家地區教學醫院,回收率22%。
    • 設立麻醉醫療品質與病安中心小組(目前成員包括中部4所醫學中心、5所區域醫院、2所地區醫院)
      初步作業在健保局推行DRG申報制度下各級醫院麻醉申報在質與量之變異,並已於99/2/25、99/3/4、99/9/14召開 DRG制度會議實施前後6個月的資料收集分析比較。
    • 麻醉專科醫師及住院醫師人力評估
  4. 財務上:
    • 近幾屆年度結餘最多 (98年底結餘約550萬元)

第二十四屆理事長

蔡玉娟教授

出生: 民國46年9月27日
畢業學校: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成大管理學院碩士
任期: 民國95年(2006)10月至民國97年(2008)10月
重要工作成果:
  1. 編撰「五十週年紀念專刊」為學會的歷史留下見證。
  2. 制定新版的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評鑑準則:將過去著重以設備硬體的準則改以課程、教學資源及成效評估為主的內容,並配合新制醫院評鑑標準及衛生署麻醉專科醫師訓練容量的調整,此項準則也與麻醉品質相連結。
  3. 建立麻醉品質資料庫登錄系統:落實全國性麻醉品質調查,務使統計數字更能及時且真實的反應真正的麻醉品質。
  4. 麻醉藥物標籤標化。
  5. 推動麻醉學雜誌進入SCI雜誌:於2007年已與Elsevier出版社簽約,2008年開始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同時也繼續獲得國科會補助。
  6. 建立麻醉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制度。
  7. 拓展兩岸與國際學術交流並舉辦「困難氣道處置研習營」及「超音波輔助區域麻醉及血管內導管置放國際研討會」。
  8. 力爭健保合理給付:95年11月中央健保局來函刪除「麻醉恢復照護」及「麻醉前評估」的「限住院申請」規定。
  9. 照顧非醫學中心之會員:學會積極協助解決醫療糾紛問題。
  10. 新增醫事法律委員會:醫療糾紛漸增,麻醉屬高風險之醫療,委員會定期限提會員相關法律訊息及諮詢。

第二十三屆理事長

陳大樑教授

出生: 民國46年12月10日
畢業學校: 臺灣大學醫學院學士、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任期: 民國93年(2004)10月-民國95年(2006)10月
簡歷:
  •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麻醉學科主任(1998-迄今)
  •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主任(2003-2004)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院長(2004-2005)
  • 臺灣心臟麻醉醫學會理事、常務理事(1998-迄今)
  • 臺灣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劃審查、複審委員(1997-迄今)
  • 臺灣急救加護醫學會雜誌編審委員(1998-迄今)
  • 臺灣麻醉醫學會雜誌編審委員(1998-迄今)
  • 臺灣考試院國家醫師考試命題委員(2000-迄今)
  • 臺灣疼痛醫學會雜誌編審委員(2002-迄今)
  •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博士班指導教授(1998-迄今)
重要工作成果:
  1. 全人麻醉照護:建議各醫院落實麻醉前中後的照護訪視制度。
  2. 住院醫師學習登錄制度。
  3. 麻醉護士正規高等教育(創辦大學與碩士班教育)。
  4. 0800惡性高熱全省通報系統。
  5. 麻醉週報電郵通訊(含:工作機會,各區教育課程及最新醫療資訊)。
  6. 學會帳務會計稽核及會計師認證制度。
  7. 學會財務平衡(過去兩屆皆呈現赤字預算)。
  8. 規劃各醫院的Quality Assurance與評鑑連接。

第二十二屆理事長

王志中教授

出生: 民國45年(1956)2月16日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
任期: 民國91年(2002)10月─民國93年(2004)10月
重要工作成果:
  1. 依會員大會決議將「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更名為「台灣麻醉醫學會」,重新換發立案證書。
  2. 更改國際會籍名稱為Taiw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3. 大力支持麻醉醫學雜誌的改組,使雜誌品質更為加強,並連續於91年92年榮獲行政院國科會獎助國內學術研究優良期刊獎。
  4. 強化學術委員會之功能,分北中南區學術主委,定期舉辦各區月會以及麻醉品質與安全等研討會,以提升學術水準和醫療品質。
  5. 加強麻醉通訊季刊之內容及編輯,作為學會和會員間溝通之橋樑,以凝聚會員之向心力。
  6. 為積極爭取健保麻醉合理給付,召開多次和健保局間之溝通協調會議。
  7. 積極爭取麻醉醫師專業權,並獲得衛生署之認同,規定麻醉同意書必須有麻醉醫師之簽名方為有效。
  8. 撰寫二版台灣麻醉回顧與展望,以見證台灣麻醉醫學會五十年來的成長與茁壯。
  9. 調查91年度及92年度台灣地區死亡率及併發症,並作成統計資料,以作為衛生署改善麻醉醫療品質之參考。
  10. 強化麻醉通訊網路系統,便利學會和會員間的連繫,並供國際友人查詢。
  11. 設立學會獎,以鼓勵會員及提升研究發展層次。
  12. 制定SARS氣管插管準則,以保護第一線插管之麻醉醫師。
  13. 民國92年(2003年)於麻醉醫學年會舉辦「兩岸麻醉醫學交流研討會」,邀請十餘位大陸學者來台做學術交流討論會。
  14. 率團參加2003年美國麻醉醫學會年會及同年大陸麻醉醫學年會,以擴展國際學術交流。
  15. 率團參加2004年世界麻醉醫學會(法國巴黎),以擴展國際學際交流。
  16. 督促衛生署正視「惡性高溫」之麻醉併發症問題,並將Dantrolene列為醫學中心麻醉部備藥,隨時支援鄰近地區之醫療院所。
  17. 推動麻醉雜誌投稿模式改為e-mail方式,以增加國際性及方便性。

第二十、二十一屆理事長

蔡勝國教授

出生: 民國35年(1946)8月20日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陽明大學醫學院博士
任期: 民國87年(1998)10月─民國91年(2002)10月
重要工作成果:
  1. 首位赴美接受完全兒童專科麻醉。田納西大學醫學院接受兒童麻醉住院醫師,於1980年成立國內兒童麻醉科。
  2. 曾任援沙醫療團麻醉顧問醫師,為沙國人民造福,為中華民國增光。
  3. 專門研究之主題為神經肌肉鬆弛劑新藥化合物之合成,與加州大學醫學院共同合作開發新藥,並已通過各種測試準備上市。
  4. 曾榮獲86年醫學會論文獎第一名,及兒童心臟醫學會優良論文等。
  5. 第一位應邀出任台大醫學院麻醉學科專任教授兼附設醫院麻醉部主任。
  6. 積極保障會員權益,提高麻醉專科醫師地位,爭取修改「麻醉健保支付標準」,獲得健保局同意,將全身麻醉須由麻醉專科醫師施行並申報,始得給付之條款付諸實施。
  7. 提高麻醉服務品質,積極推動「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於心臟麻醉,並獲得健保局同意部份心臟手術費用必須附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報告方給付。
  8. 在四年理事長任內,重視麻醉雜誌的發行,大力支持由李德譽教授所主編之麻醉醫學雜誌,使其連續四年獲選得國科會優良雜誌,此為國內雜誌所少見。
  9. 擔任外科專科醫師甄審委員及命題委員,提昇外科對麻醉之重視。
  10. 積極推廣與其他學會之互動,擔任兒童心臟醫學會常務監事,並與心臟醫學會、醫學超音波學會,和重症醫學會,每年共同舉辦教育課程。
  11. 完成會員通訊錄、麻醉專科醫師甄選,和麻醉教育學分等工作之電腦化。

第十八、十九屆理事長

何善台教授

出生: 民國40年(1951)6月17日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
任期: 民國83年(1994)10月─民國87年(1998)10月
簡介:

何教授於1975年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1978-1981年在三軍總醫院完成麻醉住院醫師訓練,1982-1983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接受麻醉研究訓練,於1991年升任國防醫學院教授,1998-2000年獲得美國杜蘭大學醫療管理碩士。

何教授曾擔任過三軍總醫院麻醉部主任、副院長與國防醫學院麻醉學科主任、醫學系主任及台北市立婦幼醫院院長,目前是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教授。

何教授長年貢獻於麻醉醫學與疼痛醫學,曾任台灣麻醉醫學會第18屆及19屆(1994-1998年)理事長與中華民國疼痛醫學會第3屆(1993-1995年)理事長;至2003年為止已陸續發表了科學論文230篇,其中SCI雜誌論文110篇;並榮獲5次麻醉學雜誌優秀論文獎、1991年國際麻醉研究學會優秀論文、1996年Scandinavian麻醉學會優秀論文獎、1999-2003年國防學院SCI雜誌論文獎、2003年臺灣麻醉醫學會第一屆傑出卓越獎等,同時取得5項國內外專利及1項科技轉移。

另亦在衛生署、法務部、台北市政府、國家衛生研究院、醫策會等政府單位擔任委員或顧問。何教授之研究興趣主要在於臨床醫學、藥物動力學、醫學教育等方面,目前在吸入性麻醉劑在身體與腦吸收已有突破成績。

重要工作成果:
  1. 全民健康保險局已同意改善部份麻醉不合理給付。
  2. 與台灣麻醉品質促進會及許添財、陳光復立委召開「台灣麻醉品質提昇」公聽會,討論應如何提昇台灣手術麻醉之品質與安全性。
  3. 舉辦「台灣地區麻醉安全嗎?」記者招待會,喚起社會大眾對麻醉安全的重視。
  4. 於中央健康保險局籌備處,與葉金川處長等召開「麻醉給付草案協調會」,積極爭取合理之麻醉給付。
  5. 擔任中央健康保險局醫療服務審查委員會委員。
  6. 促使麻醉學雜誌自學會獨立,使其享有獨立之編輯與財務權限。
  7. 取得衛生署對麻醉專科醫師專業權之認同。
  8. 衛生署公告自84年(1995)11月起,每100張床位的醫院必須配有專任之麻醉專科醫師,讓民眾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9. 衛生署公告自85年(1996)7月1日起麻醉同意書與手術同意書分離。

第十七屆理事長

譚培炯教授

出生: 民國24年(1935)1月9日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
任期: 民國81年(1992)10月─民國83年(1994)10月
重要工作成果:
  1. 於民國59年(1970)擔任本會常務監事期間,正式完成本會之財務登記。
  2. 於民國75年(1986)負責編訂麻醉科住院醫師訓練大綱草案,繼而再負責編訂繼續教育學分認定準則,為專科醫師訓練之標準奠定基礎,並於民國82年(1993)理事長任期內,正式接受衛生署委託實行麻醉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評鑑,並爭取到教學醫院評鑑時將麻醉科教學併入外科組內計分。使臨床麻醉教育建立里程碑,更使各醫院必須對麻醉科有實際的重視。
  3. 於民國70年(1981)起負責本會之國際交流事務。民國71年(1952)代表本會參加第六屆亞澳麻醉大會起,使本會從此重新正常機制內之國際學術交流,民國75年(1986)代表本會參加歐洲麻醉醫學大會,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哈潑斯宮飄揚青天白日國旗。同年九月,代表我國參加在香港舉行之第七屆亞澳麻醉大會,與世界麻醉醫學會聯盟(WFSA)秘書長等討論中共代表團入會及本會地位名稱等外交問題。爭取我會權益,是我國在所有國際組織中,權益尊嚴最完整的一個。並於民國79年爭取到第十屆亞澳麻醉大會於台北市舉行。
  4. 負責1998第十屆亞澳麻醉大會組織委員會(Organizing Committee),籌備大會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有十六國代表出席,包括美國歐洲各主要國,甚至於冰島。並有財務盈餘交向WFSA,至今仍為國際稱道。
  5. 民國82年(1993)於任期內舉辦「兩岸麻醉醫學教育研究和應用之比較研討會」,邀請十五位大陸著名學者來台。其間曾有艾故教授世勛,王學仕教授,謝榮(大陸)教授三位華人麻醉前輩同席,為研討會之創舉。
  6. 任期內頒發「至尊」獎牌,呈贈給八位資深麻醉前輩教授(王學仕教授、何維柏教授、李清木教授、林重遠教授、姚繁盛教授、曾清楷教授、張傳林教授以及趙繼慶教授)。表達尊師重道,承先啟後。

第十六屆理事長

李德譽教授

出生: 民國24年(1935)12月7日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
任期: 民國79年(1990)10月─民國81年(1992)10月
重要工作成果:
  1. 建議衛生署每位專科醫師每年負責病例不應超過1500人。修訂麻醉專業編制,減少個人肩負之工作量,創造工作機會,以擴大新血投入之誘因,開拓專業人士市場。
  2. 支持學術委員會推動全國巡迴再教育之實施和定期舉行制度化,協助各區定期舉行學術討論之月會,提倡學術和新知識播種普及化,以提昇學術水準。
  3. 制訂住院醫師之專科醫師訓練內容和次專科訓練期限,以保障專業麻醉醫師之品質和認定標準。
  4. 舉辦中美麻醉安全研討會,並召開記者招待會以宣示麻醉品質有待改善,以提昇麻醉安全。
  5. 民國83年(1994),擔任麻醉學雜誌主編,經延攬海內外者擔任顧問並聘請各大醫學中心之人才加入副主編之陣容,使雜誌品質更上層樓並連續榮獲84年(1995)及85年(1996)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獎助國內學術研究優良期刊獎」。

第十五屆理事長

林仙養教授

出生: 民國25年(1936)8月18日
歿於: 民國104年(2015)2月11日
畢業學校: 台大醫學院
任期: 民國77年(1988)10月─民國79年(1990)10月
重要工作成果:
  1. 依據衛生署麻醉科專科醫師甄審原則,參與首次中華民國麻醉科專科醫師甄審:第一批(75名)於78年(1989)5月18日生效及第二批(117名)於78年(1989)12月27日生效。從此,每年辦理一次甄審考試。
  2. 辦理專科醫師繼續教育積分制度,以配合每五年展延專科醫師證書有效期限之用途。
  3. 參與籌備與麻醉密切相關連的中華民國疼痛醫學會(於78年3月12日正式成立)。
  4. 率領代表團前往韓國參加1990年9月23日在漢城舉辦的第八屆亞澳麻醉醫學會會議,並爭取第十屆亞澳麻醉醫學會會議(1998)在台北舉行的主辦權。
  5. 改進並提昇雜誌品質,獲得Medline的採樣,使麻醉學雜誌內的論文在光碟內即可查詢。

第十三、十四屆理事長

張傳林教授

籍貫: 山東省,日照縣
出生: 民國21年(1932)8月29日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
任期: 民國74年(1985)1月─民國77年(1988)10月
簡歷:
  • 國防醫學院麻醉學科主任
  • 三軍總醫院麻醉部主任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兼主任
  • 國立成大醫院麻醉部主任
  • 國立成大醫院副院長
  • 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理事長(民國74─78年)
  • 中華民國疼痛醫學會理事長(民國84─86年)
重要工作成果:
  1. 強化學會功能,重視團隊精神,推展繼續教育。
  2. 購置學會固定會址: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1號7樓之3。
  3. 撰寫本學會三十年會史。
  4. 提昇學會雜誌水準,申請國際標準雜誌编號ISSN.254-1319。
  5. 多次邀請國際知名的學者專家來台演講訪問,先後有英、德、荷等國。
  6. 積極吸收會員,壯大學會組織,會員由120位增為240位。
  7. 定期舉辦專科醫師甄審。
  8. 更改學會名稱為Chinese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in Taipei(特殊情況下)。
  9. 推展地區化學術活動,分北中南各區舉辦聯絡討論會。
  10. 完成調查台灣地區麻醉死亡率及併發症,並刊在雜誌中。
  11. 修改會章中第9、12、13條條文內容,以符合當時需要。
  12. 重新換發麻醉學會名稱之登記證,由「麻醉學會」改為「麻醉醫學會」。
  13. 代表本會當選「國際外科學會」中國分會理事,並主持該會麻醉學組的討論會。
  14. 率隊參加第七屆歐洲麻醉醫學會年會及第七屆亞澳麻醉學會年會,參加人數15人,論文發表13篇,並擔任分組研討會主持人,為歷來出席國際會議會員最多的一次(民國75年9月)。
著傳: 臨床麻醉手冊(民國72年)
現代外科學,共二冊(麻醉學於第十一章)(民國70年)
榮譽事蹟:
  1. 接受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頒發「至尊」金牌。
  2. 考選部國家高等考試命題委員兼召集人(民國82年)。
  3.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第十二屆理事長

曾清楷教授

出生: 民國21年(1932)2月12日
畢業學校: 日本大阪醫科大學博士、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任期: 民國72年(1983)1月1日-民國73年(1984)12月31日
經歷:
  • 高雄醫學院附設院院長(79.8~81.7)
  • 中華民國疼痛醫學會首任理事長(78.3~80.3)
  • 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副院長(77.8~79.7)
  • 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理事長(72.9~74.9)
重要工作成果:
  1. 設立各項工作小組,以強化實質之會務推動;計有專科醫師甄選、雜誌編輯與發行、繼續教育課程、麻醉專門用語、麻醉醫療糾紛鑑定、麻醉機及器材規格、保險制度之對策、院際合作研究、國際交流、手術安全對策等組織。
  2. 修改「麻醉學家」名稱為「麻醉學專科醫師」。
  3. 通過對學會有貢獻者名單。
  4. 系統化整理會員之資料,發行學會第一次之「會員名錄」。
  5. 繼續辦理專科醫師審選,並修訂審選辦法。
  6. 定期發行「麻醉學雜誌」,並改革編輯方式,採用銅版紙印刷,與國外學會雜誌水準並駕齊驅。
  7. 訂定優秀論文獎實施辦法,並順利產生第一屆之三位得主。
  8. 72年年會於高雄舉行,打破學會成立27年來在北部舉行之慣例。
  9. 成立中部地區麻醉醫學臨床聯合討論會。
  10. 麻醉學雜誌參加中華民國醫學會雜誌展覽獲得佳評,並送雜誌評鑑會評鑑,以及參加教育部舉辦獎勵自然及應用科學類學術性刊物甲類審查。
  11. 世界麻醉學會於民國73年(1984)於馬尼拉舉行,經由會前之連續爭取,使中共無法入會。
  12. 推動醫師繼續教育,提高醫師學術層次。

第十一屆理事長

何維柏教授

出生: 民國17年(1928)11月25日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美國Marquette大學
任期: 民國70年(1981)1月1日─民國71年(1982)12月31日
重要工作成果:
  1. 及時繳納數年來積欠會費,並派人出席國際會議,保住會籍。
  2. 定期出刊麻醉學雜誌,力求充實內容。
  3. 定期舉行學術研討會及年會,會中並特聘外國專家做專題演講,提高學術水準。
  4. 繼續舉辦麻醉學專家考試,至其任內為止共有五十位專家產生。
  5. 研訂「麻醉醫師醫療專長範圍標準」,並報備行政院衛生署,使今後的麻醉醫師不再侷限於手術室中之麻醉工作。
  6. 研訂「教學醫院評鑑麻醉科編裝標準」,供教育部教學醫院評鑑委員會做教學醫院評鑑時之參考。
  7. 訂定麻醉費統一之獨立收費標準,成效良好。
  8. 繼續建議衛生署先於公立醫院增設麻醉醫師之編制,嘉惠於外科手術之發展。
  9. 重新修訂學會章程,以符合於時代需要。
  10. 結餘基金,擬購置學會永久會址,以利會務之推展。

第九、十屆理事長

金華高教授

出生: 民國17年(1928)8月20日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
任期: 民國66年(1977)1月1日─民國69年(1980)12月31日
重要工作成果:
  1. 重新登記已被取消登記的「麻醉學雜誌」,恢復定期出版,並努力充實內容。
  2. 定期召開學術會議及年會,並提高其學術水準。
  3. 爭取國外學者來台演講,並鼓勵本醫學會會員出席國際會議及發表論文,努力促進學術交流。
  4. 恢復麻醉學家審選制度,簡則並經內政部審定在案,為我國醫學專家制度之首創,並請教育部確定其學術地位。
  5. 創立「麻醉訓練中心」,並建議統一麻醉醫師及麻醉護士之訓練標準。 (但「麻醉訓練中心」後因故停辦)
  6. 訂定並建議統一麻醉收費標準。
  7. 努力維護我國在世界麻醉學會的會籍,確保本醫學會之國際學術地位。
  8. 建議衛生當局重視麻醉專業,於公立醫院率先設置麻醉科。

第八屆理事長

趙繼慶教授

出生: 民國14年(1925)5月23日 已歿
畢業學校: 台大醫學院
任期: 民國64年(1975)1月1日─民國65年(1976)12月31日
重要工作成果:
  1. 將「中華民國麻醉學會」更名為「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以與其他醫學會名稱統一。
  2. 去函嚴正抗議世界麻醉醫學會排我會籍,使學會終能維持原有會員國之權力。
  3. 定期擴大舉辦麻醉學術討論會,效果卓著。
  4. 麻醉醫學會雜誌復刊,並更名為「麻醉學雜誌」。
  5. 發行麻醉學雜誌新血管疾病與醫療特輯。
  6. 擔任第二屆「中華民國麻醉學家審選委員會」主席,倡導專科醫師制度之建立與維持。

第七屆理事長

汪福南教授

出生: 民國13年(1924)7月12日 已歿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
任期: 民國60年(1971)11月19日─民國63年(1974)12月31日
重要工作成果:
  1. 提倡麻醉專科醫師審定工作。
  2. 提倡麻醉臨床研究及基礎醫學研究。
  3. 提倡加強實習醫生與住院醫師之麻醉訓練。

第四屆理事長

林溟鯤教授

出生: 民國9年(1920)2月2日
歿於: 民國74年(1985)5月22日
畢業學校: 東京醫科大學、紐約大學研究院
任期: 民國53年(1964)8月5日─民國56年(1967)9月24日
重要工作成果:
  1. 主編及負責學會雜誌出版。
  2. 多次邀請國際麻醉專家來台訪問及演講。
  3. 加入「世界麻醉醫學會」。
  4. 加入「亞澳麻醉醫學會」。

第三屆理事長

王學仕教授

出生: 民國9年(1920)8月18日
畢業學校: 國防醫學院
任期: 民國51年(1962)10月26日─民國53年(1964)8月4日
重要工作成果:
  1. 倡導麻醉之推行,為台灣麻醉第一人,尊稱「台灣麻醉之父」。
  2. 協助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之成立。
  3. 引介吸入麻醉劑Halothane及Penthane之臨床應用。
  4. 倡導麻醉病人體位之分類。
  5. 數度邀請美、日麻醉專家來台做專題演講。
  6. 提倡麻醉器材統一化。
  7. 向內政部及銓敘部申請登記麻醉科護士資格。

第一、二、五、六屆理事長

李光宜教授

歿於: 民國73年(1984)1月7日
畢業學校: 遼寧醫學院
任期: 民國42年(1953)12月18日─民國51年(1962)10月25日
民國56年(1967)9月25日─民國60年(1971)11月18日
重要工作成果:
  1. 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創始人。
  2. 「麻醉學會雜誌」創刊發行。
  3. 以學會理事長身份協助籌備「國際外科學院」第二屆亞洲會議。
  4. 擔任「世界麻醉醫學會」麻醉教育基金保管委員會委員兼麻醉教育委員會委員。
  5. 致力於麻醉學家制度之建立。
  6. 學會首次選出我國麻醉學家,共計7人,為現今麻醉專科醫師之前身。